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   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   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   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辅导 - 公务员行测辅导 - 正文

 
巧解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数量关系题:数字特性法
来源:2exam.com 2010-4-27 编辑:zhoupanyu 【字体:小 大】
数字特性法在公务员录用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考试数量关系题的解答中非常简便有效,因而掌握数字特性法是提高考生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考试解题速度有效方法之一。

 

  提示: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,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“数字特性”,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。

  数字特性法在公务员录用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考试数量关系题的解答中非常简便有效,因而掌握数字特性法是提高考生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考试解题速度有效方法之一。

  专家在解读奇偶运算基本法则、整除判定基本法则、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等数字特性法的三大基本内容基础上,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、浙江、江苏、北京、上海等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为例,阐述数字特性法在公务员录用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考试数量关系解题中的运用。

 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,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。(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)

  (一)奇偶运算基本法则

  【基础】

  奇数±奇数=偶数;

  偶数±偶数=偶数;

  偶数±奇数=奇数;

  奇数±偶数=奇数。

  【推论】

  1.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,那么差也是奇数;如果和是偶数,那么差也是偶数。

  2.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,则两数奇偶相反;和或差是偶数,则两数奇偶相同。

  (二)整除判定基本法则


  1.能被2、4、8、5、25、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


  能被2(或5)整除的数,末一位数字能被2(或5)整除;

  能被4(或 25)整除的数,末两位数字能被4(或 25)整除;

  能被8(或125)整除的数,末三位数字能被8(或125)整除;

  一个数被2(或5)除得的余数,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(或5)除得的余数;

  一个数被4(或 25)除得的余数,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(或 25)除得的余数;

  一个数被8(或125)除得的余数,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(或125)除得的余数。


  2.能被3、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


  能被3(或9)整除的数,各位数字和能被3(或9)整除。

  一个数被3(或9)除得的余数,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(或9)除得的余数。


  3.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


  能被11整除的数,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,能被11整除。

  (三)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

  如果a∶b=m∶n(m,n互质),则a是m的倍数;b是n的倍数。

  如果x= y(m,n互质),则x是m的倍数;y是n的倍数。

  如果a∶b=m∶n(m,n互质),则a±b应该是m±n的倍数。

  【例1】(200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-76题)在招考公务员中,A、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、18个女生报考。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:3,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:1,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( )。

  A.15   B.16   C.12   D.10

  [答案]C

  [解析]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:3,所以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,排除选项B和选项D;代入A,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,所以选择C。

  【例2】(200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卷-12题)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,X是比10小的自然数,Y是零,一定能同时被2、3、5整除的数是多少?( )

  A.XXXYXX   B.XYXYXY   C.XYYXYY   D.XYYXYX

  [答案]B

  [解析]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 2、5整除,所以末位为0,排除A、D;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,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,排除C,选择B。

   【例3】(山东2004-12)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,每做对一题得3分,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,某学生共得82分,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(包括不做)相差多少?( )

  A.33   B.39   C.17   D.16

  [答案]D

  [解析]答对的题目+答错的题目=50,是偶数,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,但选项A、B、C都是奇数,所以选择D。

  【例4】(200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类-44题、二类-44题)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,正好用完,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,也正好用完。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,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?( )

  A.1元   B.2元   C.3元   D.4元

  [答案]C

  [解析]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三角形,所以硬币的总数是3的倍数,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3的倍数,结合选项,选择C。

  [注一]很多考生还会这样思考:“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正方形,所以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,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4的倍数”,从而觉得答案应该选D。事实上,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,一个硬币是五分,所以只能推出硬币的总价值是4个五分即两角的倍数。

  [注二]本题中所指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空心的。

  【例5】(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-6题)1998年,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。2002年,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。问甲、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?( )

  A.34岁,12岁   B.32岁,8岁   C.36岁,12岁   D.34岁,10岁

  [答案]D

  [解析]由随着年龄的增长,年龄倍数递减,因此甲、乙二人的年龄比在3-4之间,选择D。

  【例6】(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-8题)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,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,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,问共有多少名学生?( )。

  A.30人   B.34人   C.40人   D.44人

  [答案]D

  [解析]由每间住4人,有20人没地方住,所以总人数是4的倍数,排除A、B;由每间住8人,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,所以总人数不是8的倍数,排除C,选择D。

 

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

 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